top of page
Search


當停頓一秒,就是代價:本地商業決策者的備份與復原新思維
一場勒索軟件攻擊、一場雲端中斷、一場極端天氣——足以讓整個企業停頓。在數碼時代, 「能不能繼續營運」 已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新分水嶺。 但許多企業仍將「備份與災難復原」(Backup & Disaster Recovery, BDR)視為 IT 的事。真正的現實是:這不只是技術議題,而是 企業韌性治理 (Resilience Governance)的核心。 備份不是保險,災難復原才是生存策略 備份(Backup) :保命丸。確保資料可找回。 災難復原(Disaster Recovery) :呼吸器。確保企業可運作。 備份保護資訊;災難復原保住信任。前者關乎資料,後者關乎品牌。 對本地商業決策者而言,差別在於: 當意外發生,你能否在最短時間內重新站起? 香港現況:我們太倚賴運氣了 雲端不等於免疫 雲服務供應商出問題、帳戶誤刪、或區域中斷時,資料風險依然存在。 「你的資料,你的責任」 是現實。 勒索軟件不分規模 2024 年香港中小企勒索攻擊激增。攻擊者更懂誰「沒準備好」。 合規壓力正在上升 ESG、私隱條例、投資者問責——BDR 已成為企業信任的一
8 hours ago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