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當停頓一秒,就是代價:本地商業決策者的備份與復原新思維

ree

一場勒索軟件攻擊、一場雲端中斷、一場極端天氣——足以讓整個企業停頓。在數碼時代,「能不能繼續營運」 已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新分水嶺。

但許多企業仍將「備份與災難復原」(Backup & Disaster Recovery, BDR)視為 IT 的事。真正的現實是:這不只是技術議題,而是企業韌性治理(Resilience Governance)的核心。


備份不是保險,災難復原才是生存策略

  • 備份(Backup):保命丸。確保資料可找回。

  • 災難復原(Disaster Recovery):呼吸器。確保企業可運作。

備份保護資訊;災難復原保住信任。前者關乎資料,後者關乎品牌。

對本地商業決策者而言,差別在於:當意外發生,你能否在最短時間內重新站起?


香港現況:我們太倚賴運氣了

  1. 雲端不等於免疫雲服務供應商出問題、帳戶誤刪、或區域中斷時,資料風險依然存在。「你的資料,你的責任」 是現實。

  2. 勒索軟件不分規模2024 年香港中小企勒索攻擊激增。攻擊者更懂誰「沒準備好」。

  3. 合規壓力正在上升ESG、私隱條例、投資者問責——BDR 已成為企業信任的一部分,而非附屬項目。


行動時刻:讓 BDR 成為策略,而非反應

  1. 納入風險治理架構BDR 不應只在 IT 會議中出現,而要進入董事會報告。問自己:「若今天發生中斷,我們幾小時內能恢復營運?」

  2. 以數據衡量韌性建立復原指標(RTO、RPO),讓「復原速度」成為企業 KPI。

  3. 把安全視為信任資產當危機發生,市場記得的不是錯誤,而是你多快站起來。BDR 是品牌信任的最後防線。


真正的競爭力,不是速度,而是韌性

在瞬息萬變的市場,企業停擺一小時,可能就是失去一個季度的信任。

備份與災難復原,不是成本,而是生存策略。

本地商業決策者該問的問題不再是「我們有沒有備份」,

而是——

「當世界暫停,我們能多快重新運轉?」


與我們聯繫以了解更多:   

電話:2168 0388   

Whatsapp: 9828 3401   

Logo_Amidas_PNG_330x178.png

Amidas Hong Kong Limited

27/F Peninsula Tower

538 Castle Peak Road

Kowloon, Hong Kong​

+852 2168 0300

© 2025 by Amidas Hong Kong Limited.  

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

One Company One Team

Follow Us On:

  • Youtube
  • LinkedIn
  • Facebook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