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amidas #Blog

什麼是風險漏洞管理?



近年越來越多企業已經進行數碼轉型,將重要資料轉移至雲端伺服器。但這趨勢也令黑客和不法之徒增加對雲端伺服器的網絡攻擊;而傳統的漏洞管理策略已難以完全保障企業的網絡安全。為了保障企業的網絡與數據安全,企業必須設置完善的風險漏洞管理策略,以防止軟件受到網絡攻擊而出現數據洩露的損失。



本文整理了甚麼是風險漏洞管理,以及風險漏洞管理的步驟。助企業更容易進行風險漏洞管理,保障企業的系統、及網絡安全。



風險漏洞管理的定義

風險漏洞管理(Risk-Based Vulnerability Management)是一套管理企業的系統、網絡中可能出現的風險漏洞的框架,亦是確保企業的系統、及網絡安全的重要一環。進行風險漏洞管理的目的,是為企業提供完整的資訊妻全系統,從以令企業在出現具潛在風險的漏洞時,可以及時發現、確認、監控相關風險漏洞,最後修復漏洞,保障企業的系統及網絡安全。



有了這個技術,企業便可以更有效地防止數據洩露的風險,同時避免被未經授權的人入侵軟件,或受到其他網絡攻擊。風險漏洞管理包括一整套流程,可以用來監控、填補及堵塞那些漏洞;在修復漏洞後,再持續評估漏洞可能帶來的威脅,以提高保障網絡資訊安全的效率。



風險漏洞管理的主要流程


了解潛在的風險與漏洞

了解企業可能面臨的資訊安全風險,以及這些風險可能會對企業產生的影響,例如:數據洩露、惡意軟件攻擊、以及殭屍網絡為企業帶來的潛在危機。


搜尋漏洞

監測企業的所有系統及網絡,過程中如發現任何具潛在風險的漏洞,便需要立即進行驗證,以評估漏洞帶來的影響,及商討解決方法。


計劃管理策略

在發現具潛在風險的資訊安全漏洞後,企業需要快速設定管理策略,以確保企業的重要資料及數據不會外洩、或承受網絡攻擊的風險。


設定管理漏洞的先後次序

在計劃好管理策略後,企業應立即規劃處理多個漏洞的先後次序,將風險較高的的漏洞排在最先的處理事項,優先對他們進行檢查,堵塞相關漏洞。


解決問題

設定處理漏洞的先後次序後,企業就應該對發現的漏洞進行詳細評估,再執行解決漏洞的對策和管理方案,堵塞系統或網絡中的漏洞,保護企業的資訊安全。


定期檢查

處理了在系統上的漏洞後,企業應定期進行檢查,確保企業的資訊安全,並持續關注隨時出現變化的網絡安全趨勢,以及將來可能出現的新漏洞,以便未來可以及時處理相關漏洞。


聯絡我們

風險漏洞管理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,它不僅可以保障企業的網絡安全,幫助企業把握網絡攻擊等惡意活動的趨勢,加強企業對資訊安全的掌握和控制。Amidas為企業提供一系列保障網絡安全的方案,當中包括為企業制定風險漏洞管理的措施。立即聯絡我們了解更多。

bottom of page